近年来,沽源县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发展后奥运经济等历史机遇,深耕细作生态治理,聚焦项目建设主线,健全产业链体系,着力增进民生福祉,一幅实力强劲、开放包容、城乡秀美、宜居宜业、幸福安康的美丽沽源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夯实幸福基石
首都“两区”建设不断深化
从沽源县城一路北行,冰封的闪电河蜿蜒曲折,在草原上宛若盘踞的蛟龙,阳光下闪烁着耀眼光芒。沽源作为张家口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第二道生态屏障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强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治理,高质量编制“三湖两淖”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严格落实河湖长制,不断巩固拓展地下水压采、休耕种草成果等,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
该县还实施综合治理管护工程、青年湖水质提升工程,推动农药、化肥使用量“双下降”,并做好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迹地修复治理、水源地保护、湿地管护、禁牧防火等工作,持续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点燃幸福引擎
“项目为王”助推经济发展
新年伊始,沽源县项目招商团队已经马不停蹄地奔波在全国各地,寻求合作共赢。
“我们的目标是年内拜访百家企业,落地项目不少于30个。”沽源县县长任强说。
去年,该县坚持以“项目为王、全员招商”为发展理念,运作重点项目125个,竣工投产36个,14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3.9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35.8%;谋划储备新型能源、生态旅游、基础设施等项目394个,总投资1425亿元;成立投资促进局,组织“走出去”招商、视频对接招商52次,全年招商引资签约项目34个、落地项目21个、投产项目12个……如今,该县“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已经形成。
今年,该县将继续聚焦项目建设主线,建立健全“政策研究、项目包装、手续办理、资金争跑”全链条协调机制,年内新谋划储备千万元以上项目200个;继续实行重点项目周调度,力促上半年恒源国际酒店、中张体育国家亚高原夏训基地等64个项目全部开工,年内坝源食品燕麦深加工、启农节水无纺布等32个项目投产达效;实施开发区提档升级行动,高标准推进基础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聚焦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复合型产业,高质量建设大型物流园区,打造京北物流枢纽新高地。
强健幸福根基
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
翻开沽源的产业清单,马铃薯、藜麦、清洁能源……一个个特色产业叫得响、做得强。
该县实施农业产业振兴工程,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新建高标准农田6万亩,完成富硒耕地认证8514亩,设施种植规模达到1.55万亩;大力发展藜麦产业,不断研发高端新品。目前藜麦种植面积已发展到3.5万亩,今年力争藜麦种植面积发展到5万亩、年加工能力突破1万吨;加快推进全国首个马铃薯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步伐,将重点扶持新品种研发、种苗繁育和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等;大力推动张家口市百万亩设施农业(种植业)“整县推进试点县”建设,重点发展架豆、西兰花、草莓、大樱桃、百合、金莲花等优势、特色品种,到2025年总规模将达到4.5万亩。
该县将加快推动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持续优化新能源布局,大力实施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风光储一体化等重点项目。今年,确保张家口中合新能源沽源独立储能电站、“源网荷储一体化”碳中和示范项目二期全面开工建设,力争华电马神梁20万千瓦风电、“源网荷储一体化”碳中和示范项目一期并网发电,新增装机规模68万千瓦;加快推进加氢站建设,打造氢能制造、储能、利用示范基地,构建光伏、风电、氢能、储能多能互补的能源格局;积极推动白土窑500千伏变电站上半年开工,力争在大数据产业基地领域取得新突破;积极引进装备制造、设备维护等上下游关联产业,赋能高质量发展。